不要被囚禁在自己的认知中
嘲笑别人无知的话很多,有文化的一种说法是“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之所以显得有文化,是因为这句话是庄子说的,意思就是你这小子就是井底之蛙,给你谈大海你是不懂得,你这小子是夏天的小飞虫,给你讲冬天的冰雪你是不懂得。 这句话是庄子说的不假,但是人家庄子当时说了一段话,被后人截取了一部分,正是这个截取动作,把庄子的本意曲解了,这样显得很没有文化。 我们看庄子《秋水》的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夏秋的时候,黄河的水澎湃浩大,河伯很高兴,觉得天下的水都在自己这里,于是往东走,然后看到了大海,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汪洋,这时候河伯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渺小。然后北海海神说安慰河伯,“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所住地方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因为它受时节的限制;不能和见识浅陋的人谈论大道理,因为他被自己所受的教育给限制住了”。 海神并不是嘲笑河伯,而是告诉河伯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受到生存环境和所受教育的束缚。简单讲就是:人被自己所受的教育束缚住了,所以见识浅陋。 我们的教育来源于哪里?从小学到大学,家长、老师、长辈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后老板对我们的培训,还有各种媒体对我们的狂轰乱炸。我们在学到知识的过程中,思维也受到了限制。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博士、专家侃侃而谈,但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职场人员每天默默的工作,变成一颗螺丝钉。所有的这些都是死的知识,不是智慧。但是这个世界对死的知识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所以养了很多博士、很多专家,专门用来提出各种奇葩的建议,但是一点实际的事情都不做。 狗因为容易听懂话,很容易被群化成人的奴仆;麻雀不容易听懂话,却一直自由自在。作为个人,如果被“认识”困住,那就只能成为一个零件,成为别人手中一件工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haigou.com/bhgfbww/13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京世园会十日后闭园,世园会赏花指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