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喜欢我们文章请分享本文章到朋友圈并   那几天的天气相当要命,仿佛把北极搬到了北方一样。

  伴随着风,体感温度也低了很多

  (年初的超级寒潮)

  

好在由于当时南方湿空气北上受阻,没有形成降雪,这对电力供应、交通和能源供应来说,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寒潮加暴雪的次生灾害最终没有在华北地区大规模出现。

  也许只有俄罗斯人习惯了吧

  (年2月13日,莫斯科)

  (图片:shutterstock)

  

而从年2月开始,美国也连续出现了几次降温,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中部地区。其实,这并不是美国近年来 次遭遇严重寒潮,年1月整个五大湖区的平均气温降至-34℃至-40℃,不少城市的气温都创下了历史新低。

  年1月27日,北美五大湖区,彻骨的寒冷

  (图片:NASA)

 

 今年的寒潮给美国许多地区带来了创纪录的低温,包括受寒潮影响严重的地区,甚至包括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墨西哥湾附近。

  时隔两年,横跨东西半球的三场寒潮背后的关键因素相同--极地漩涡。

  寒潮下的德州(纬度相当于中国湖北)。

  (卫星图像:诺阿)

极地涡旋的新家

  

地球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低纬度地区可以受到太阳的直接辐射,气温高,地表气压低,而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地表气压高,平流层附近气压低,这就导致了两极地区高海拔地区出现巨大的冷涡。

  漩涡可以把极地的极寒密集空气,一直引到平流层以上,就像一条无形的弹力绳,把冷空气"捆绑"起来,禁锢在极地地区。

  它相当于打开封印,虽然没有那么牢靠

  

南极和北极都有极地漩涡。南极由于存在一个比较规则的南极大陆,周围都是海洋,所以涡旋中心比较稳定,通常在南极附近。北极涡旋相对较长且狭窄,中心在西伯利亚北部和巴芬岛上空,因为陆地分布不规则,北极位于北冰洋,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冬季陆地温度较低。

  南极在陆地上,北极在海上。

  北冰洋周围的环境也要复杂得多。

  受地球高低纬度气压差的影响,两极与赤道的温差越大,极地涡旋越稳定,越能将冷空气锁在两极。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水温升高,北极涡旋开始出现分裂趋势。在洋流和大气环流的共同影响下,南下的暖空气会向北移动,"挤压"北极冷气团,甚至将其"挤"出多个中心,并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向南移动。

  相当于分出好多条北海龙王

  每一条南下都是一次大寒潮

  (图片:NOAA)

  

巴芬岛是西半球北极冷涡的中心,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它与美国只隔着哈德逊湾、哈德逊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地势平坦,不能有效阻碍寒潮南下。

  这就是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作用了

  (年1月寒潮南下)

  (图:NOAA)

  

近年来,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北极海冰不断减少,北极冷涡变得非常不稳定,巴芬岛上空的冷涡中心经常南移到五大洲的周边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给北美人口密集地区造成严重破坏。而美国中部大平原又地势低洼,有利于寒潮的进一步南下,冷空气往往能够贯穿美国,美国自然也就深受其害。

  也就是在驻扎在巴芬岛的北海龙王号前。

  从哈德逊湾到墨西哥湾,几乎无险可守。

  在密西西比河的南北方向,寒流可以自由流动。

  (底图:shutterstock)

  

每次冷涡到来,美国各地的气温下降也非常夸张。今年1月,其在北京创造的 气温为-19℃,而受寒潮影响,五大湖周边动辄出现-30℃的低温。南下的冷涡除了带来低温外,还与哈德逊湾和五大湖区的水汽碰撞,造成大面积降雪、道路结冰、冻雨等次生灾害,为交通、供电、农业带来巨大压力。

  2月19日早晨,美国气温偏低。

  图中的温度应为华氏度,1华氏度相当于-17.22摄氏度。

  -华氏零下10度,相当于摄氏零下23度,相当寒冷

  (图:NOAA)

  

换句话说,寒潮对于美国来说除了"冷",还要"冻"。

  此次寒潮在美国的影响范围也是罕见的,从加拿大边境的圣劳伦斯河到墨西哥边境的格兰德河,美国本土自北向南近英里的广袤土地被寒潮贯穿,普遍遭遇降温。1.54亿美国人可能会受到寒潮影响,位于阿拉巴马州平原的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和得克萨斯州已发布紧急宣言。密西西比州和德克萨斯州已经发布了紧急宣言。

  相当于德克萨斯州的温度可以和阿拉斯加一样。

  免费体验北极

  (2月15日北美气温,图:NASA)

感谢你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haigou.com/bhgbhjb/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