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75.html
中国最早的环保灯具——合浦铜凤灯对于一座古墓,人们很想知道的就是墓主是谁,就跟抖骰子希望揭盅一样。汉代“海丝”始发港合浦挖了那么多汉墓,很多人参观那些出土的奇珍异宝时,常常会问一个问题:这里头埋的到底是谁?怎么有这么多宝物? 文物保护单位合浦汉墓群位于合浦县城所在地廉州镇,它过去是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现在“降级”为县治所在地,方圆近70平方公里的汉墓估计有上万座。最近从正在合浦炮竹厂(望牛岭)发掘的一个汉墓中,发现了一枚铜印,上头刻着“范福之印”。范福之印这是枚私印。印章是身份的证明。现在要证明什么,不是签名就是直接摁指模,过去不是,开个条子或双方立约,要是没有盖章,就等同于一张废纸。有点“身份”的人都刻有印章。印章不仅用来证明身份,更是“身份”的证明——这话有点绕,你自己琢磨一下。这个“范福”应该也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汉代墓葬中发现印章的情况并不少,我查资料,仅长沙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挖出西汉时期的滑石印就有44枚,还有一些战国时期的石质官印私印。这么多的印章,大胆假设一下:当时有种风俗,人死后要刻一枚印章,以证明其向阎王报到的身份。没有资料证明这个“范福”何许人,但他非富即贵。合浦发掘的汉墓形状各异,不少型制巨大,陪葬品很多。抛开珠光宝气的黄金、 、玛瑙、琉璃和各种海外的舶来品不说,那些陶房陶屋、陶灶陶井、陶瓮陶钵、陶碗陶碟、陶狗陶猪……需要花不少钱向专门制作明器的作坊订制,就是现在烧纸要弄这么齐全,也得花不少钱。各种陶制明器秦汉盛行厚葬之风,事死如生,或者说视死如“归”,把死当成回到另一个家,参观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的人,对此一定有感受。其实不只是皇帝才这样。南朝的范晔写的《后汉书》,就曾抨击当时习俗认为厚葬是品德高尚,把简单处理后事当成缺德,有钱的 得不讲规矩,没钱的也竭尽财力,连法令和礼仪也禁止不了(“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单财,法令不能禁,礼仪不能止”)正是在这种风气下,合浦汉墓留下了这么多陪葬品。合浦这些“非富即贵”的墓主虽然不明身份,但从那些铜印、银印、滑石印、 印,可以知道姓甚名谁,像盐堆一号墓那个叫“张侰”;汽车齿轮厂有两个,一个叫“王恭”,一个叫“公孙德”;母猪岭那个叫“黄良”;风门岭有一个叫“吴茂”;麻纺厂有一个叫“赵君”。这些姓氏都与中原地区相同,有哪位同姓的不妨去寻一下根。他们不是官员就是老板,寻着了可以吹嘘咱祖上曾经阔过。但墓主的身份也并非全不可考。年在黄泥岗一号墓出土了一枚“徐闻县令”的滑石印,同时还有一枚“陈褒”的铜印,可以认定东汉早期,这个陈褒曾任徐闻的“县长”。与海口一水之隔的徐闻与合浦距离公里,“县长”死了葬在合浦,而且弄那么大一个墓,从一个侧面说明合浦当时中心城市的地位,就像现在北京有个“八宝山”。还可以基本知道身份的,如望牛岭一号墓,就在现在发现“范福之印”墓葬的旁边,当年发掘这个大型木椁墓出土了件随葬品,包括现在到处见到造型的铜凤灯。很多人不以为意,还有一个落款“九真府”的陶提筒。专家认为墓主应该就是西汉晚期的九真郡郡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合浦郡方位图九真郡位于现在的越南中部,郡守死后却葬在合浦,更说明合浦当年地位的显赫。他可能一或者是合浦人,致仕(退休)后叶落归根;二或者是任上“挂”了,归葬当时的“中心郡”合浦,事实上合浦在汉代设置的南方九个郡中,就位于中心位置,是内地通往现在越南境内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和海南的必经枢纽。合浦汉墓中,可以知道埋着官员的,还有两座,一是在风门岭,曾出土一件铜鐎壶,上面刻有“西于”二字,“西于”是交趾郡的一个县,在越南首都河内的西北部;一是堂排一号西汉晚期墓,出土一枚 印刻有“劳邑执刲”字样,意思是“在劳邑掌权”。有专家认为很有可能是被汉武帝收拾的南越国赐给劳邑地方官的官印。

熊昭明当年工作图

后记:我在国社当记者时,在合浦主持汉墓发掘的广西考古队熊昭明老师经常邀请我参观现场,面聆雅教。得此小文,缘于拜读他整理出版的有关著作。特此致谢。

其他相关文章

大陆最南端的城市为何叫“北海”?

去了一趟宋代合浦

狐眼碌碌

不为稻粱谋嘤鸣乃我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haigou.com/bhgqxhj/6186.html